2025-03-27 15:17:54
3662

核心开发者Tim Beiko详解以太坊发展路线图:Pectra、Fusaka、Glamsterdam

摘要
以太坊核心开发者Tim Beiko详细展示了以太坊的发展路线图,包括即将到来的Pectra升级,以及更长远的Fusaka和Glamsterdam升级蓝图,并重点阐述了以太坊在安全性基础上,如何积极扩展Layer1的数据可用性、通过帐户抽象等技术提升用户体验,展现以太坊持续进化和适应的历程。

核心开发者Tim Beiko详解以太坊发展路线图:Pectra、Fusaka、Glamsterdam

币圈子(120BTC.COm)讯:以太坊在本轮牛市因币价持续疲软,加上基金会管理问题引来社群多次批评,就连今年Q1最重要的Pectra升级,也接连在测试网爆出问题,让ETH社群信心持续遭受打击。

对此,Bankless YouTube频道近期一次访谈,以太坊核心开发者Tim Beiko详细说明了以太坊的发展路线图,包括深入解析了即将到来的Pectra升级,以及更长远的Fusaka和Glamsterdam升级蓝图,并重点阐述了以太坊在安全性基础上,如何积极扩展Layer1的数据可用性,展现以太坊持续进化和适应的历程。

以下为读者做重点整理:

以太坊升级的核心:安全至上

Beiko首先表示,在区块链世界中,以太坊的独特之处在于其极其稳健的安全策略。这种对安全性的高度重视,使得以太坊网络能够持续运行至今,从未发生重大停摆。

为了维护这个坚不可摧的平台,以太坊核心开发者社群投入了大量心血。在开发会议中,他们的首要议题始终围绕着「安全」。任何提案,无论多么创新,都必须通过严格的安全审查,才能被纳入以太坊的升级计划。这种「安全至上」的原则,正是以太坊能够成为一个可靠、持久的区块链平台的基石。

试想一下,如果以太坊的安全机制出现漏洞,数十亿乃至数兆美元的资产将面临风险。传统金融系统可以通过中心化的第三方机构和法律途径来弥补安全漏洞,例如银行错误转帐后可以尝试撤回交易。然而,在去中心化的以太坊世界里,一旦智能合约被部署,交易完成,便没有「后悔」的机会。

早期的区块链历史,如比特币的通货膨胀漏洞和以太坊的DAO事件,都提醒我们,区块链的安全事件往往会引发社群的剧烈争议,并且难以逆转。因此,以太坊必须将安全置于首位,确保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如果我们完全忽略安全性,或许可以更快地实现扩容,甚至出现许多「分叉自以太坊」但速度更快的区块链。然而,这些链往往牺牲了稳定性和安全性,可能需要手动干预甚至重启。

以太坊选择了一条更为艰难但更可持续的道路:在不妥协安全性的前提下,逐步提升网的扩展能力。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以太坊的升级周期通常在6到12个月,而不是更短的时间,因为每一个升级都必须经过严格的测试和迭代,以确保安全无虞。

扩展性:以太坊升级的主旋律

尽管安全是基石,但近年来,以太坊升级最显著的主题莫过于「扩展性」。无论是在执行层还是共识层,扩展性都是核心开发者们关注的焦点。即将到来的Pectra升级,以及更长远的Fusaka和Glamsterdam升级,都将扩展性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

Beiko解释在Pectra升级中,共识层将引入Blob数据扩展,这是在扩展数据可用性方面迈出的重要一步。而在Fusaka升级中,被称为Proto-Danksharding(PIAS)的技术将进一步提升数据处理效率,为Layer2方案提供更强大的数据支持。这些技术升级都旨在解决以太坊网当前面临的扩展性瓶颈,降低交易成本,提升网吞吐量,为更广泛的应用场景铺平道路。

Pectra升级

Pectra升级在共识层最显著的两个变革是「验证者最大余额(MaxEB)提升」和「Blob数据扩展」。

  • MaxEB:提升网效率与小型验证者收益

目前,以太坊验证者需要质押32ETH才能参与网验证。这种机制虽然确保了去中心化,但也存在一些效率上的不足。例如,大型质押机构可能需要运行大量32ETH的验证器,增加了网的讯息广播负担。MaxEB的引入,将允许验证者将多个32ETH的验证器合并为一个,单个验证器的最大余额可提升至2048ETH。这项升级的优势是双重的:

1、降低大型验证者的网络带宽占用:大型机构可以将其庞大的ETH质押分散到较少数量的验证器中,从而减少需在网中广播的讯息量,释出更多带宽给Blob等扩容技术。

2、提升小型验证者的复利收益:对于持有超过32ETH但不足以运行多个验证器的小型质押者,MaxEB允许他们将超过32ETH的部分也纳入质押,从而更有效地复利其质押奖励。例如,如果一个用户持有50ETH,在MaxEB升级后,他们可以将全部50ETH用于一个验证器,而不是只能质押32ETH,剩余的ETH则闲置。

MaxEB并非要求所有验证者都合并其验证器,而是一种选择性的优化。大型机构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是否合并验证器,以达到最佳的网效率和成本效益。对于小型验证者,这项升级则提供了更便捷、收益更高的质押方式。

至于MaxEB能为以太坊节省多少网带宽,目前尚难以精确估计,这取决于大型验证者实际的合并意愿和操作策略。但可以肯定的是,MaxEB将为以太坊未来的扩容升级,特别是Blob数据扩展,释放更多的网资源。

  • Blob数据扩展:Layer2的高速公路

Blob(Binary Large Object)是一种新型的数据储存机制,专为Layer2扩容方案而设计。在Pectra升级中,以太坊将把每个区块的Blob数量从平均3个增加到6个,最多可达9个。这意味着Layer2方案将拥有双倍的数据空间来记录交易数据,从而大幅降低Layer2的交易成本,提升交易速度。

Blob的设计理念源自于对Layer2数据需求的深刻理解。Layer2方案,如Arbitrum、Optimism等,在以太坊主网之外处理交易,然后将交易数据定期「回滚」到主网,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与可追溯性。Layer2并不需要将所有交易数据永远储存在以太坊主网上,它们只需要在一段时间内(例如,用于争议解决和提款的窗口期)确保数据的可用性即可。

传统的以太坊交易数据(CallData)是永久储存的,对于Layer2而言,这是一种资源浪费。而Blob则是一种「临时性」的数据储存方案,Blob数据在储存一段时间后会被自动删除,这使得以太坊网能够更经济高效地为Layer2提供数据可用性服务。

Blob的引入,已经为Layer2带来了显著的成本降低。而Pectra升级进一步扩展Blob空间,无疑将为Layer2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让Layer2方案能够承载更大规模的交易量,实现更低的交易成本,最终惠及以太坊生态中的所有用户。

以Blob为代表的数据可用性扩展,是以太坊扩容策略的关键一环。在未来,以太坊还将探索更先进的数据分片技术,例如Proto-Danksharding(PIAS),进一步提升数据处理效率,降低数据储存成本。这些技术升级都指向同一个目标:让以太坊成为Layer2的最佳基础设施,共同构建一个可扩展、低成本、高性能的区块链生态系统。

EIP-7702:帐户抽象的开端

EIP-7702是Pectra升级中另一个备受瞩目的重要提案,它代表着以太坊在帐户抽象(Account Abstraction)领域迈出的第一步。帐户抽象旨在融合外部帐户(EOA)和智能合约帐户的优点,提升以太坊用户的使用体验和灵活性。

目前,以太坊帐户主要分为两种:外部帐户(EOA)和智能合约帐户。EOA由用户私钥控制,操作简单直接,但功能有限;智能合约帐户则具有丰富的功能和逻辑,例如多重签名、自动化交易等,但使用门槛较高。帐户抽象的目标是让用户能够像使用EOA一样方便地管理资产,同时又能享受到智能合约帐户的灵活性和可定制性。

EIP-7702的实现方式是,允许EOA帐户临时「委托」给一个智能合约帐户,从而让EOA帐户获得智能合约的功能。用户可以随时撤销委托,或将委托切换到另一个智能合约帐户。这种机制为用户提供了极大的灵活性,他们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不同的智能合约「插件」,为自己的EOA帐户增加各种功能。

例如,用户可以将EOA委托给一个「安全钱包」智能合约,获得类似多重签名、交易限额等安全功能;也可以委托给一个「自动化交易」智能合约,实现定时定额投资、条件触发交易等自动化操作。更重要的是,用户可以随时更换这些「插件」,自由组合和定制自己的帐户功能,而不必受限于单一的智能合约钱包。

EIP-7702被视为以太坊帐户抽象的初步尝试,它并未彻底解决帐户抽象的所有问题,例如Gas费用支付方式的灵活性、私钥更换等。但它为以太坊帐户系统的未来发展方向奠定了基础,也为Layer2方案在帐户抽象领域的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Layer2方案长期以来一直在帐户抽象方面走在前沿,它们需要为用户提供更便捷、更强大的帐户管理功能。EIP-7702的引入,有望促进以太坊Layer1和Layer2在帐户抽象领域的标准化和互操作性。

Fusaka与Glamsterdam:更遥远的扩容蓝图

在Pectra之后,Beiko还露透以太坊的升级计划已经瞄准了Fusaka和Glamsterdam。Fusaka升级的核心是Proto-Danksharding(PIAS)和以太坊对象格式(EOF)。

  • Proto-Danksharding(PIAS):数据可用性的飞跃

Proto-Danksharding(PIAS)是一种更先进的数据分片技术,它将进一步提升以太坊的数据处理能力,并大幅降低Layer2的数据成本。PIAS的核心思想是,不再要求每个以太坊节点都储存所有Blob数据,而是将数据分散储存在网中的不同节点上,并通过密码学技术确保数据的可用性和完整性。这种机制可以大幅降低每个节点的数据储存负担,从而实现更高的Blob数量和更低的数据成本。

Vitalik Buterin在今年3月初的一条推文中表示,希望Fusaka升级能够将Blob数量提升至每个区块48个。这相较于Pectra升级后的6个Blob,又是一个数量级的提升。如果这个目标能够实现,Layer2的数据成本将有望再次大幅降低,甚至可能接近目前成本的十分之一。

PIAS的实施是一个复杂的工程,涉及到密码学、网络协议、共识机制等多个层面的技术挑战。以太坊核心开发者社群已经为PIAS投入了大量的研究和开发工作,目前正朝着2025年实现Fusaka升级的目标稳步前进。PIAS被视为以太坊扩容的又一次「质的飞跃」,它将为以太坊Layer2生态系统的爆发式增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 以太坊对象格式(EOF):虚拟机的现代化升级

以太坊对象格式(EOF)是一项针对以太坊虚拟机(EVM)的重大升级。EVM是以太坊智能合约的运行环境,自以太坊诞生以来,EVM的架构和功能一直相对保守。EOF的目标是将EVM从一个「1950年代风格的计算机」升级到「1990年代风格的计算机」,使其更现代化、更高效、更安全。

EOF的升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代码与数据分离:在目前的EVM中,智能合约的代码和数据混合储存在一起,不利于工具开发和安全分析。EOF将实现代码与数据的分离,提高智能合约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2、改进指令集:EOF将引入一系列新的EVM指令,提升EVM的执行效率,并方便编译器和程序语言的开发。

3、移除过时或不安全的特性:EOF将移除EVM中一些过时或不安全的特性,例如某些操作码,以提升EVM的整体安全性。

4、版本控制:EOF将引入EVM的版本控制机制,为EVM的未来升级和扩展奠定基础。

EOF的升级主要面向开发者,它可以提升智能合约开发的效率和安全性,并为更高级的智能合约功能铺平道路。虽然EOF对普通用户而言可能感知不强烈,但它对以太坊生态系统的长期发展至关重要。一个更现代化、更高效、更安全的EVM,将吸引更多开发者加入以太坊生态,创造出更丰富、更创新的应用。

  • Glamsterdam:未来的方向

Glamsterdam是以太坊升级蓝图中的更远期目标,目前尚未有明确的升级内容和时间表。但核心开发者社群已经开始着手规划Glamsterdam的升级方向,并尝试将升级规划流程与开发流程平行化,以提升升级迭代效率。

总体而言,Beiko描述的以太坊的升级路线图展现了其在安全性、扩展性和用户体验方面的持续努力和追求。Pectra、Fusaka和Glamsterdam三个阶段的升级,将使以太坊在Layer1扩容、Layer2基础设施、帐户系统现代化、虚拟机性能提升等多个方面取得显著进展。

虽然以太坊的升级过程相对缓慢而谨慎,但这种稳扎稳打的策略,也确保了以太坊网的长期稳定性和可持续性,能否成为未来Web3世界的坚实基础,就让我们继续观察下去。

声明:文章不代表币圈子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侵权必究!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