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源卡(简称BSTK,英文名BSTK)是一个用区块链技术来实现对社会经济协作与泛金融活动过程产生的数据和信息进行溯源、登记确权以及实现数据交易的底层基础设施。它通过时间和空间双重维度对信息数据进行全过程追溯,并基于此实现多方信任的智能化合约,最终实现信用价值驱动业务。根源卡(BlockChain Source Token,BSTK)不仅是通用经济体系中的结算工具,同时在和区块链紧密结合的环节中,承担技术-经济的双重交互身份。
BSTK介绍
根源链是一个基于数据信息追溯及确权的泛物联网应用公有链基础设施。根源链全称为根源链BOS(Source Chain Blockchain Operating System),一般简称为根源链。根源链使用区块链技术来实现对社会经济协作与泛金融活动过程产生的信息和数据进行溯源、登记确权以及实现数据交易,是一个社群性公有链,具有安全可靠、稳定性高、可拓展性强的技术特点。
根源卡BSTK总量为210亿。基于根源卡BSTK并非一次产生,大部分是由记账挖矿生产而来,因此以下通证分配比例均BSTK总量的比例计算,实际流通数量远小于该总量。部分分配比例存在锁定,见通证方案一节所述。由于根源卡驱动行为机制的存在,根源卡BSTK不存在固定的流通比例。任意时刻实际流通量可按如下方式进行计算:
当前流通量=当前记账挖矿生产总量-当前动态锁定量+解锁流通量
根源卡BSTK的总分配比例为:
记账挖矿生产:70%
-动态锁定:52%
-无限制流通:18%
生态应用锁定:10%
基石节点激励:8%
社区建设激励:6%
创始团队:6%
根源卡(BlockChainSourceToken,BSTK币)通证方案。
(1)记账挖矿生产
通过向根源链提供相应资源,从而记账挖矿生产是根源卡BSTK的直接获取方法。挖矿记账生产的根源卡占总量的70%,即147亿个,平均每年产生约1亿个,147年左右产生完毕。实际产生速度受根源链网络规模与应用规模影响,约在140-210年之间。任何向根源链生态提供相应资源的用户,均可以成为建设伙伴,通过此种方式获得BSTK。
在这一方式获取的BSTK中,会锁定最多占当前已通过记账挖矿生产数量的75%(最多占根源卡总量的52%)的根源卡,通过根源卡驱动行为机制,动态锁定于根源链应用生态中,无法进行不受限制的流通和交易。
为了保证根源卡的通用经济体系正常运作,根源链将保证最低有占当前已通过记账挖矿生产数量的25%(根源卡全部生产完毕时,最少占总量的18%)的根源卡属于无限制流通的根源卡。由于记账挖矿生产的特性和以上条件,根源卡初始无限制流通的数量为0,随着记账挖矿行为,逐年提升。
(2)生态应用锁定
根源链是为应用服务的基础设施公链,为促进应用生态发展,永久锁定总量的10%,即21亿个,用于根源卡驱动行为的应用使用。和动态锁定的部分不同,该部分锁定的根源卡永不进入无限制流通,仅在各生态应用内部的相关交互环境中使用,作为信息数据传递和记录的凭证。
由于生态应用对根源卡的实际需求大于21亿个,因此实际环境中,挖矿记账中的动态锁定部分会动态补充应用的需求。实际应用中,被锁定而无法流通的根源卡所占的实际比例最大是62%,即130.2亿个。该数量会随着挖矿记账产生根源卡而动态变化。
(3)基石节点激励
为了根源链基础资源能力快速达到相应技术所要求的基准,根源链提供占根源卡总量的8%,即16.8亿个,用于基石节点激励。在根源链的不同发展阶段,使用各类基于根源链网络技术优化要求的网络、计算、加密、存储、物联网等综合资源设施,持续参与和推进根源链网络快速发展的用户,会根据其资源类型和节点贡献,获得额外的基石节点激励。该部分存在锁定,自奖励确认后第30日起,分N日(最长360日)发放,每日发放1/N,直至发放完毕。获得奖励的用户中途不符合奖励标准的,后续奖励停止发放。
(4)社区建设激励
根源链需要社区的力量以快速发展和完善。根源链提供占根源卡总量的6%,即12.6亿个,用于社区建设激励,包括但不限于支持和孵化各种基于根源链的DAPP及应用生态,额外奖励早期记账节点和重大贡献,作为社区合作,项目合作经费,推进生态样板应用发展,增强根源卡流通性与价值管理等使用。该部分存在锁定。对于个人或团队所获得的奖励性质的根源卡,自奖励确认后第6个月起,每6个月释放20%,直至释放完毕。
(5)创始团队
根源链将提供占根源卡总量的6%,即12.6亿个,用于奖励创始团队前期对于根源链项目的探索和开发,激励其长期维护与发展根源链。该部分存在锁定。自主网上线后第6个月,第一年解禁该部分40%,第二年解禁20%,第三年解禁20%,第四年解禁剩余部分。